毽子的起源

 

踢毽子相傳係由「蹴踘」演變而來,原是軍中運動。「蹴踘」後來由軍中體育逐漸變成民間體育,漢、唐時已相當盛行,甚至舉行公開的比賽。到了宋朝,踢毽子的花樣增多,並已改名為「箭子」。明清時代亦極為流行,不但有單人踢,更發展成多人踢的形式。

 

毽子的製作

 

一般毽子的製作材料大致可分為紙毽、布毽、雞毛毽等數種。製作紙毽的方法是將材料先留下中間可以放置硬幣的位置,其餘部分則剪成條狀,再捲起來綁起橡皮筋即告完成。布毽則以布料製作,其方法與紙毽相同。至於雞毛毽的製作方法為:將吸管一端剪成四等份,並將剪開部份向外張開成圓形,並用強力膠黏貼在硬幣上。把黏在吸管的硬幣用布從上而下包起來,用線縫合,最後插上雞毛即告完成

 

毽子的操作

 

毽子的最基本踢法為利用腳的內側來踢,踢毽子時,先將毽子放在手掌上,之後將毽子輕輕往上一拋。當毽子往下落時,舉腳一踢,踢的時候腳板要盡量水平,腳力則要適當。另外一種為「懸空」踢法,即踢毽子時腳不著地,考驗玩家的平衡感。至於一般踢毽子的方法,包括下列幾種:

 

(1)小武:是指用單腳踢,另一隻腳站在地上不動,屬於較基本的動作

 

A.踢:用一腳的內側來踢,毽子的著力點在腳面側處

B.拐:用一腳外拐向上踢,毽子的著力點在腳底側處

C.膝:用一腳的膝蓋向上踢,毽子的著力點在膝頭上

D.提:踢時膝蓋彎曲,小腿伸直,足尖向前,毽子的著力點在腳面上

E.豆:以足尖的彈力輕輕向上一彈,毽子的著力點在腳尖上

F.蹬:利用接物的原理,使毽子平穩的落在腳面上。當腳面接觸到毽子時,腳要順勢而下,將毽子接住

 

(2)大武:常需要以雙腳離地的跳躍動作來踢毽子(又稱「跳踢」)

 

A.勾:踢時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後腳向上彎踢,踢時要注意身體稍向前傾,毽子的著力點在後腳的腳面側處

B.跳:前腳往前跳,後腳向上跳踢,踢時兩臂向前揮動,使身體保持平衡,毽子的著力點在後腳的腳面側處

C.蹺:雙腳同時離地,前腳挺直不著地,後腳亦挺直,從內側向上彎踢

D.跪:踢時右腿彎曲成跪形,附於左腿上,當毽子落下時,左腳立即由內側向上彎踢,著力點在腳面側處

E.蹦:兩腳靠攏站齊,腳尖向前,身體略向前傾,兩腳向上彈起毽子,著力點在腳面中央

F.剪:踢時身體向前傾,腳面平直,兩腿交叉如剪,一腿放在另一腿上,上腿下壓,下腿上挺,由足尖將毽子向上彈出

 

毽子的玩法

 

毽子的玩法一般分成「輪踢」及「對踢」兩種。

 

「輪踢」玩法為:玩家們訂定目標分數,各家輪流踢毽子,踢一下得一分,毽子落地後即換人踢。輪到踢毽的玩家,接續前次的分數繼續累計,最先達成目標者為贏家。有時可制定地雷分數(5的倍數),若玩家剛好在地雷分數毽子落地,則下次須從零開始重新計算分數。「輪踢」除了可以一人一家對抗外,亦可採分組競賽方式,即同組組員所踢的分數以累計方式計算,最先達成目標的一組為贏家。

 

「對踢」玩法為:玩家們訂定目標分數,並分成兩組競賽,每組最多可達六人。並將空地分成兩邊區域,雙方組員各就各位,互相將毽子踢到對方區域內,若毽子在對方區域內落地則該組可得一分,最先達成目標者為贏家,其它規定則類似排球規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