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遊戲」係運用個人肢體所進行的各式遊戲,若與遊戲器材相配合,更能創造許多好玩有趣的遊戲。無論是在公園裡的遊樂設施,或是國小校園內的遊樂器具,甚至麥當勞的兒童遊樂區,皆令孩童們樂此不疲,流連忘返。茲將各類「人體遊戲」,簡單概述介紹:
蹺蹺板
「蹺蹺板」又稱「搖搖板」,為一塊長形木板,木板中央有軸支撐,當一方上升時,另一方下降的遊戲。使用時兩位孩童各坐一方,抓好扶手,輪流踏地及升起,享受上下起伏的樂趣。「蹺蹺板」主要係運用槓桿原理,除供孩童玩樂外,亦可作為特技表演的工具
滑梯
「滑梯」為一運動器械,一邊為階梯,另一邊則是斜的滑板。使用時孩童由階梯登上滑梯最高點,坐下後雙腳伸直,雙手扶住兩側,從滑板上往下溜,滑至地面時則雙腳著地然後屈膝下蹲,再直立站起。「溜滑梯」可培養孩童們的勇敢精神,當孩童們滑下時,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滑梯」除供孩童玩樂外,亦可作為救生之用途工具
鞦韆
「鞦韆」為一種遊戲器材,在ㄇ形的高架或樹幹上懸繫兩條等長的繩索或鐵鍊,底邊分別橫栓一塊平木板的兩端,人可站立或坐於板上,兩手握繩或鍵,利用身體力量前後搖盪。一般「盪鞦韆」可採坐著或站立,坐著使用時雙腳著地伸直退到後面,接著雙腳離地往前伸,讓鞦韆自然擺盪,當鞦韆擺盪至後方時,雙腳屈膝再蹬直增加鞦韆擺動的力量。站立時雙手握住鞦韆的繩索或鐵鍊拉退數步,一腳先踩上鞦韆,一腳再離地往前,即可自然擺動
攀爬架
「攀爬架」又稱「立體方格架」,是由無數的鐵條組合而成的正方體遊樂設施。爬攀爬架的方法為:向上攀登時,手先抓勞架後腳再往上踩;向旁攀爬時,手和腳可同時移動,但須抓牢及踩穩;向下攀爬時,腳先踩穩後手才往下抓。「攀爬架」主要是訓練孩童大小肌肉的協調,以及手腳配合的穩定度
攀爬網
「攀爬網」又稱「格子爬網」,是由網狀繩索組合而成的遊樂設施。爬攀爬網的方法為:從下方開始,孩童腳踏在繩子上雙手抓緊繩子,手腳交替向上攀爬至高處。「攀爬網」可訓練孩童手腳動作協調性,增進孩童手掌抓握力及下肢力量及四肢肌肉關節的靈活度
地球儀
「地球儀」是由鐵欄杆構成的圓形遊樂設施,可進入圓形內攀爬鐵欄杆。當「地球儀」轉動時,可手握欄杆憑空旋轉,相當刺激但也頗具危險性
爬竿架
「爬竿」一般為不繡鋼製,是一種較耗費體能的遊戲,其方法為:用手抓竿,利用手臂和腰腹同時用力引體向上,同時雙腿彎屈夾竿,再蹬直雙腿上引,如此持續進行上爬。「爬竿」主要是利用上肢及腹部力量,想要爬到最高端,則須進行攀爬及懸垂的力量訓練,爬竿技巧才會熟練
單槓
「單槓」是由一種圓柱形鋼鐵製成,兩端固定在直柱上端的運動用具。其使用方法為:將雙手握住鐵槓,利用雙臂的力量,引領身體上升及旋轉。「單槓」主要是鍛鍊孩童的臂力,一般競賽的方式為計算所拉次數的多少或是比較每拉一次維持時間的長短
搖椅
公園內的「鞦韆搖椅」通常一排可做2~3人,孩童們可一邊坐著搖椅一邊聊天。有的男孩喜歡用力推著空的搖椅,享受搖椅來回搖盪的感覺,但須注意搖椅返回的力道及距離,以免受傷
平衡木
「平衡木」為一由長條型木架所製成的體操運動器材,其上可供人做各種平衡動作。「平衡木」可訓練孩童的平衡感及身體的協調性,除可讓孩童練習在平衡木上前進不要跌倒外,還可在平衡木上放置物品,讓孩童蹲下檢起物品;或是在孩童行進時丟擲物品,讓孩童接住並維持身體穩定
彈簧木馬
「彈簧木馬」係由大彈簧所支撐的木馬造型,孩童們騎上木馬,稍微用一點力氣,木馬便會前後晃動。彈簧木馬可訓練孩童的平衡感及手腳身體協調能力,同時滿足孩童騎乘的樂趣
球池
「球池」一般分為帳篷式及充氣式兩種,將五顏六色的球置於球池中,孩童們可在球池內翻滾及尋找物品。在「球池」的遊樂場中,可訓練孩童對觸覺的刺激及對顏色與數量的認知,同時也可在球池中訓練孩童的動作協調反應
倒看世界
孩童將兩腿作人字張開,上身彎倒,從胯下看著翻轉過來的世界,體會不一樣的視覺感應
翻筋斗
孩童將頭手同時著地,屁股翹起,接著用雙腳用力一蹬,即可使身體翻轉過來,翻筋斗時須注意避免造成脖子扭傷或歪曲
做鬼臉
孩童們利用擠眉、弄眼、歪嘴、吐舌的方式,將臉部表情發揮得淋漓盡致,有哭臉、笑臉、醜臉以及各種令人膽顫心驚的鬼臉。透過臉部故意做出的滑稽及詼諧模樣,可說是相當有趣,並且趣味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