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升堂」、「公差保駕」是我兒時非常熟悉的遊戲台詞,記得大概是小一時,大姊教我玩的紙上遊戲。據說在民國60年代頗為盛行,相信五年級的同學們應該有較深刻的印象。現就根據過去兒時記憶彙總,將此遊戲相關內容介紹給大家:
遊戲內容物
16張空白紙片(一般將一張A4空白紙,連續對摺四次,撕開成16張相同大小的紙片)
遊戲人數
以4人為理想(亦可為3人或5人)
遊戲玩法
1.將16張空白紙片,分別用筆寫上以下名稱:
(1)清官升堂
(2)公差保駕
(3)人民告狀
(4)小偷
(5)強盜
(6)採花賊
(7)江洋大盜
(8)捉拿官
(9)判官
(10)花樣官
(11)輕重官
(12)加官
(13)減官
(14)乘官
(15)除官
(16)劊子手
2.將所有寫好的紙片(有字的部分在內測),以對摺方式折成紙條狀
3.將16張紙條放置桌上,每位玩家各選4張,打開後放置手中,不要給其他玩家看到
4.眾人齊喊:「清官升堂」,持有「清官升堂」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
5.眾人齊喊:「公差保駕」,持有「公差保駕」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
6.眾人齊喊:「人民告狀」,持有「人民告狀」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
7.眾人齊喊:「告誰?」,持有「人民告狀」紙條的玩家要在「小偷」、「強盜」、「採花賊」、「江洋大盜」選一罪犯為捉拿對象,並喊出:「告X」
8.持有「捉拿官」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並要猜所告的罪犯紙條在哪位玩家手上。若猜「對」,持有該張罪犯紙條的玩家將面臨處罰;若猜「錯」,原持有「捉拿官」紙條的玩家將面臨處罰
9.持有「判官」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決定處罰次數(幾下)
10.持有「花樣官」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決定處罰方式(打手心、彈耳朵…)
11.持有「輕重官」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決定處罰輕重(輕或重)
12.持有「加官」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酌加處罰次數
13.持有「減官」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酌減處罰次數
14.持有「乘官」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酌乘處罰次數
15.持有「除官」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酌除處罰次數
16.持有「劊子手」紙條的玩家將紙條放置桌上,執行處罰
遊戲特色
1.持有「捉拿官」紙條的玩家並非好事,被處罰機率頗高
2.持有「加官」、「減官」、「乘官」、「除官」的玩家,可肆意的決定欲加減乘除的數字,過程中增加被處罰者的緊張程度
3.若被處罰者持有「劊子手」紙條,將呈現自己打自己的情況,處罰時增加趣味效果
4.後來出現「進階版」,多加1張「皇帝」紙條,在處罰結果及「劊子手」確定後,由持有「皇帝」紙條者決定最後是否執行,給予被處罰者翻盤機會。決定方式為:持有「皇帝」紙條者口中喊著:「皇帝答不答應?」,隨及將紙條往空中一拋,若掉到地上時正面朝上(即皇帝面朝上),表示皇帝答應,即被處罰者維持原判;若掉到地上時正面朝下(即皇帝面朝下),表示皇帝不答應,被處罰者逃過一劫
在30多年後的今日,「清官升堂」遊戲幾乎已鮮為現代年輕人所知。希望藉由本篇的介紹,能讓此經典紙上遊戲再度完美呈現,並讓當時迷戀此遊戲、如今可能已多成為人父母的五年級生,重拾此段美好的兒時懷舊記憶!